工程測量

-
【作 者】主編 熊梅 王灼英
【I S B N 】978-7-5226-2627-7
【責任編輯】鞠向超
【適用讀者群】本專通用
【出版時間】2024-07-01
【開 本】16開
【裝幀信息】平裝(光膜)
【版 次】第1版第1次印刷
【頁 數】268
【千字數】429
【印 張】16.75
【定 價】¥48
【叢 書】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系列教材(土木工程專業)
【備注信息】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本書根據高等學校及職業技術院校土木大類專業的實際需要,結合工程測量新規范、新技術編寫,主要介紹了工程測量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全書共14章,主要內容有:緒論、水準測量和水準儀、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應用、施工測量、建筑施工測量、線路測量、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竣工測量和建筑物變形監測。章首附有重點和難點,章末附有思考題與習題。針對于書中的常用測繪儀器制作了相應二維碼視頻,幫助讀者學習和掌握儀器的使用。
★ 根據實際需要編寫—— 結合工程測量的新規范、新技術編寫,旨在滿足現場生產單位對人才的要求
★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先通過理論教學熟悉基本理論和技能,再將其應用于解決實際施工工程問題
★ 知識重點難點突出—— 在章首明確重點和難點,配套相關視頻資源,章末附有針對性思考題和習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測繪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為了使教材緊密結合實際,也為了滿足現場生產單位對人才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以西昌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為主,組織人員編寫了本教材。
本書在編寫內容和要求上,以全面介紹工程測量為主,以現行有關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依據,通過本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再結合校內實訓和現場生產實習,使學生熟悉測量設備,掌握測量工作的基本技能,學會運用規范處理測量工作的有關問題。“工程測量”是土木工程專業類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同時也是技能性要求突出的一門課程,在教學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本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和工匠精神為主線,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在課程體系和教學理念上體現“立德樹人”的改革目標。培養精益、創新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堅韌品格;塑造盡職盡責、求真探索的職業精神和科學素養;強調忠誠奉獻、守正創新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本書側重講述了工程測量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應用,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書編寫特色:
(1)本書在編寫內容和要求上,以全面介紹土木工程測量為主,以現行有關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依據,按照“理論少而精,充分聯系實際”及“必需、適度、適用、夠用”的原則,及時將測量技術的發展和測量方法的更新納入到教材之中,力求體現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使教材更加符合現代化、管理科學化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2)通過本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再結合校內實訓和現場生產實習,使學生熟悉測量設備,掌握測量工種的基本技能,學會運用規范處理測量工作的有關問題,實訓內容緊密聯系相關知識點與實際生產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測量技術要領。
本書由熊梅、王灼英任主編,余明東、袁華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熊梅編寫第1、3、4、5、12章,王灼英編寫第7、8、9、10、11、14章,余明東編寫第2、13章,西昌市長安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袁華編寫第6章;趙清蘭參與編寫本書思想政治相關內容。參與編寫本教材的還有胡敏、唐亮、浙江華東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簡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宋明銘等,負責制定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規定教材編寫格式,修改內容等,提出現代企業對工程測量知識的要求和建議、高等教育土木工程本科的培養方案和對工程測量教材的意見和建議,并將課程思政內容貫穿于整部教材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過程中。重慶賽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肖金貴、中鏵正鑫路橋有限公司潘金輝主審整本教材,并提出與實際崗位相貼切的實踐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現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職業型專門人才的目標。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相關文獻資料及同類教材,在此向這些作者及編寫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編寫期間得到本工作單位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幫助,在此深表謝意!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難免存在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同仁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緒論 1
1.1 測繪學的基本內容及發展 1
1.2 測繪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 3
1.2.1 國民經濟建設方面 3
1.2.2 國防建設方面 3
1.2.3 科學研究方面 3
1.3 工程測量的任務 3
1.3.1 測繪 4
1.3.2 測設(放樣) 4
1.3.3 變形觀測 4
1.4 地面點的表示 4
1.4.1 測量基準面 4
1.4.2 坐標系 5
1.5 高程 8
1.6 測量工作概述 9
1.6.1 測量的基本工作 9
1.6.2 測量工作的原則和方法 10
1.6.3 控制測量的概念 10
思考與練習 10
第2章 水準測量和水準儀 13
2.1 水準測量原理 13
2.2 DS3水準儀和水準尺 15
2.2.1 DS3型水準儀構造 15
2.2.2 水準尺 18
2.3 水準儀的使用 19
2.3.1 水準儀的基本操作 19
2.3.2 水準儀使用注意事項 21
2.4 水準測量方法 21
2.4.1 水準點 21
2.4.2 水準路線 22
2.4.3 普通水準測量 23
2.5 三、四等水準測量 27
2.6 微傾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28
思考與練習 32
第3章 角度測量 37
3.1 角度測量原理 37
3.2 經緯儀 39
3.2.1 DJ6型光學經緯儀 39
3.2.2 DJ2型光學經緯儀 43
3.2.3 電子經緯儀 44
3.2.4 經緯儀的基本操作 45
3.3 經緯儀的水平角測量 47
3.3.1 測回法 48
3.3.2 全圓觀測法 49
3.4 經緯儀的豎直角測量 51
3.4.1 將傾斜距離化算為水平距離 51
3.4.2 三角高程計算 51
3.4.3 經緯儀豎盤構造 52
3.4.4 豎直角的觀測及計算 53
3.4.5 豎直角計算公式 53
3.4.6 豎盤指標差 54
3.4.7 豎直角的觀測步驟 56
3.5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57
3.5.1 經緯儀主要軸線應滿足的條件 57
3.5.2 經緯儀檢驗與校正的方法 57
3.6 全站儀的原理與使用 61
3.7 影響測角精度的因素 62
3.7.1 儀器誤差 62
3.7.2 觀測誤差 63
3.7.3 外界環境的影響 64
思考與練習 65
第4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 69
4.1 概述 69
4.2 鋼尺量距 70
4.2.1 直線定線 70
4.2.2 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71
4.2.3 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73
4.2.4 尺長方程式 74
4.2.5 鋼尺量距的誤差來源 74
4.3 視距測量 75
4.3.1 視線水平時視距法測距原理 76
4.3.2 視線傾斜時視距法測距原理 77
4.4 電磁波測距 78
4.4.1 概述 78
4.4.2 測距原理 78
4.5 直線定向 81
4.5.1 標準方向的種類 81
4.5.2 表示直線方向的方法 81
4.5.3 幾種方位角之間的關系 82
4.5.4 正反坐標方位角 82
4.5.5 坐標方位角的推算 83
思考與練習 84
第5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 87
5.1 概述 87
5.1.1 測量誤差的概念 87
5.1.2 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87
5.1.3 測量誤差的分類 88
5.1.4 測量誤差的處理 89
5.2 偶然誤差的統計規律性與分布規律 89
5.2.1 偶然誤差的統計規律性 90
5.2.2 偶然誤差的分布 91
5.3 衡量精度的數字指標 92
5.3.1 方差與中誤差 92
5.3.2 極限誤差 93
5.3.3 相對誤差 93
5.4 誤差傳播定律與應用 94
5.4.1 誤差傳播定律 94
5.4.2 誤差傳播定律在測量上的應用 95
5.5 權與單位權中誤差 96
5.5.1 權的定義 97
5.5.2 單位權中誤差 97
5.5.3 典型觀測值權的確定方法 97
5.5.4 權倒數傳播定律 98
思考與練習 99
第6章 控制測量 102
6.1 概述 102
6.1.1 平面控制測量 102
6.1.2 高程控制測量 104
6.2 導線測量 105
6.2.1 導線的布設形式 105
6.2.2 導線測量外業工作 106
6.2.3 導線測量的內業計算 108
6.3 控制網加密 115
6.3.1 測角前方交會 115
6.3.2 測角側方交會 116
6.3.3 測角后方交會 116
6.3.4 測邊交會 117
6.4 GNSS平面控制測量 118
6.4.1 各衛星導航系統簡介 118
6.4.2 GPS組成 119
6.4.3 GPS所采用的坐標系 120
6.4.4 GPS定位技術 121
6.4.5 GPS建立測量控制網 122
6.4.6 影響GPS定位精度的因素 123
思考與練習 124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 130
7.1 地形圖的比例尺 131
7.1.1 數字比例尺 131
7.1.2 比例尺精度 131
7.2 大比例尺地形圖圖式 132
7.2.1 地形圖符號 132
7.2.2 地形圖的組成 137
7.2.3 圖廓和接合圖表 139
7.3 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139
7.3.1 技術設計和圖紙的準備 139
7.3.2 圖根控制測量 140
7.3.3 測站點的測定 140
7.4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 141
7.4.1 地物測繪 141
7.4.2 基本地貌的測繪 143
7.4.3 等高線的手工勾繪 146
7.5 碎部點測量方法 146
7.5.1 碎部點的選擇 146
7.5.2 碎部點平面位置的測定方法 147
7.5.3 全站儀測繪法 148
7.6 地形圖的檢查、拼接與整飾 149
7.6.1 地形圖的拼接 149
7.6.2 地形圖的檢查 150
7.6.3 地形圖的整飾 150
思考與練習 151
第8章 地形圖的應用 154
8.1 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 154
8.1.1 確定某一點的坐標 154
8.1.2 確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155
8.1.3 確定某一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155
8.1.4 確定地面點的高程和兩點間的
坡度 155
8.1.5 確定某一直線的坡度 156
8.2 地形圖在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156
8.2.1 作縱斷面圖 156
8.2.2 按限制坡度選線 157
8.2.3 確定匯水面積 158
思考與練習 158
第9章 施工測量 161
9.1 概述 161
9.1.1 施工測量的內容 161
9.1.2 施工測量的原則 161
9.1.3 施工放樣的要求 162
9.2 測設的基本工作 162
9.2.1 已知水平距離的測設 163
9.2.2 已知水平角度的測設 163
9.2.3 高程測設 164
9.3 點的平面位置測設基本方法 165
9.3.1 極坐標法 166
9.3.2 直角坐標法 166
9.3.3 角度交會法 167
9.3.4 距離交會法 167
9.3.5 全站儀坐標測設法 168
9.3.6 GPS-RTK放樣法 168
9.4 已知坡度線的測設 168
思考與練習 169
第10章 建筑施工測量 172
10.1 建筑施工測量準備工作 172
10.1.1 熟悉設計圖紙 172
10.1.2 現場踏勘 175
10.1.3 確定測設方案和準備測設數據 175
10.2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線 176
10.2.1 建筑物的定位 176
10.2.2 建筑物的放線 177
10.3 建筑物基礎施工測量 179
10.3.1 基槽開挖的深度控制 179
10.3.2 基槽底口和墊層軸線投測 180
10.3.3 基礎標高的控制 180
10.4 墻體施工測量 181
10.4.1 一層樓房墻體施工測量 181
10.4.2 二層以上樓房墻體施工測量 182
10.5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 183
10.5.1 高層建筑定位測量 183
10.5.2 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測量 184
10.5.3 高層建筑的軸線投測 185
10.5.4 高層建筑的高程傳遞 189
思考與練習 190
第11章 線路測量 193
11.1 概述 193
11.2 交點和轉點的測設 193
11.2.1 交點的測設 193
11.2.2 轉點的測試 195
11.3 轉角測定和里程樁設置 196
11.3.1 線路轉角的測定 196
11.3.2 里程樁的設置 197
11.4 圓曲線測設 198
11.4.1 圓曲線主點測設 198
11.4.2 圓曲線的詳細測設 199
11.5 復曲線 202
11.6 緩和曲線 204
11.7 線路縱斷面測量 210
11.7.1 基平測量 210
11.7.2 中平測量 211
11.7.3 縱斷面圖的繪制 212
11.7.4 排水管道縱斷面圖的繪制 214
11.8 橫斷面測量 215
11.8.1 橫斷面方向的測定 215
11.8.2 橫斷面測量方法 216
11.8.3 橫斷面圖的繪制 217
11.9 線路土方計算 218
11.9.1 橫斷面積計算 218
11.9.2 土方計算 218
第12章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 219
12.1 概述 219
12.2 土石壩施工測量 220
12.2.1 施工控制網的建立 221
12.2.2 壩軸線放樣 221
12.2.3 清基開挖線放樣 221
12.2.4 坡腳線放樣 222
12.2.5 壩坡面放樣 222
12.3 混凝土壩施工測量 223
12.3.1 基礎開挖線放樣 223
12.3.2 壩體立模放樣 224
第13章 竣工測量 226
13.1 概述 226
13.1.1 竣工測量的內容 226
13.1.2 竣工測量的方法與特點 227
13.2 竣工總平面圖的繪制 227
13.2.1 繪制前的準備 227
13.2.2 編繪方法 227
13.2.3 現場實測工作 228
13.2.4 最終繪制 228
第14章 建筑物變形監測 230
14.1 概述 230
14.1.1 變形監測內容 231
14.1.2 變形監測的基準點、工作基點
和監測點設置 231
14.1.3 建筑物變形監測 231
14.2 建筑物沉降觀測 232
14.2.1 沉降觀測的點位設置 232
14.2.2 沉降觀測的方法 233
14.3 水平位移觀測 235
14.3.1 水平位移觀測的點位設置 235
14.3.2 水平位移的觀測周期 236
14.4 傾斜觀測 236
14.4.1 傾斜觀測的點位設置 236
14.4.2 傾斜觀測的周期 236
14.5 裂縫觀測 236
14.5.1 裂縫觀測的要求 237
14.5.2 裂縫觀測的方法 237
14.5.3 裂縫觀測的周期 237
參考答案 238
參考文獻 260
- 零基礎玩轉國產大模型DeepSeek [徐永冰 張帥 編著]
- 網絡工程師5天修煉(適配第6版考綱) [主編 朱小平 施游]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32小時通關(適用第4版考綱) [薛大龍]
- 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考試32小時通關(適配第2版考綱) [薛大龍 劉偉]
- 土木工程材料檢測實訓 [洪曉江 達則曉麗 錢波]
- 科技信息檢索與論文寫作實用教程 [李振華]
- 傳統山水畫論解讀與實踐 [陳鈉 著]
- Python數據庫編程 [主編 殷樹友 邢 翀]
- 計算機基礎實訓指導 [主編 袁春萍 朱妮]
- 嵌入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數字教材) [主編 胡娜 楊國勇 晏廷榮]
- Vienna整流器技術 [桂存兵 著]
- 變頻器與伺服應用 [陳剛 葉云飛]
- 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踐 [湯琳 李敏]
- 爐邊夜話——深入淺出話AI [汪建 著]
- 電商運營與管理 [鐘肖英 陳瀟]
-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主編 姜春磊 陳虹潔]
- 信息技術基礎(Windows 10+WPS Office)(微課版) [主編 石利平 田輝平 謝盛嘉]
- 人工智能應用 [主編 陳 萍 劉培培 陳孟軍]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主編 劉志堅]
- 高級辦公應用項目教程 [主編 屈晶 趙成麗]
- 微信小程序開發項目實戰(微課版) [主編 黃龍泉 郭峰 朱倩]
- 企業檔案工作實戰寶典百問百答 [華俊 盧秀英 邵甜甜 著]
- 計算機網絡原理及應用 [主編 唐繼勇 葉坤 孫夢娜]
- 大學生創業基礎 [主編 王麗莉 王 楊]
- 船舶輔機 [主編 王連海 于洋 姜淑翠]
- 大學生就業指導 [主編 王麗莉 董宴廷]
- 系統架構設計師章節習題與考點特訓 [主編 薛大龍 鄒月平]
- 高校學生工作探索與實踐 [郭亮 著]
- 大學生情商管理 [方雄 著]
- 2023年長沙市會展業發展報告 [主編 周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