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構成基礎教程(第二版)

簡介
本書特色
前言
章節列表
精彩閱讀
下載資源
相關圖書
本書是美術設計類和建筑設計類造型及構成基礎教材,共分為6章,主要內容涉及:平面構成的概念,平面構成的材料和工具,平面構成的設計形態與技法探索,平面構成的審美要素,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和形式,色彩的基本知識,色彩的對比、混合與調和練習,色彩在設計中的應用,空間語言分析,立體形態的結構分析,立體構成在現實中的應用等。
本書圖文并茂,論述科學、嚴謹,且系統生動,并輔以大量優秀學生作品作為實例加以說明和分析,從而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此外,本書增加了三大構成的具體應用的內容,拓展了讀者的視野,也增強了本書的實用性。
本書可供美術設計類及建筑設計類專業的院校師生及相關從業人員閱讀參考。
三大構成作為視覺設計類基礎課程,在廣告設計、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以及建筑設計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三大構成分別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本書通過對各構成要素、構成原理、構成形式、構成材料和技法等內容的理論解析,配合大量優秀學生作業點評和相應的基礎項目訓練,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造型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平面構成中的構成原理,色彩構成中的色彩的基本知識,各種練習和具體應用,立體構成中的空間語言分析和空間形態的訓練及在現實中的具體應用,均與室內設計專業、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建筑設計專業以及規劃設計專業密切相關。三大構成既是上述專業的造型基礎課程,又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和“設計”的啟蒙課程。
本書在論述三大構成的基礎理論的同時,側重與空間設計類專業的聯系,通過教學實例及點評、小結與習題,將理論“可視化”,并達到與實踐的“統一”。
全書共分6章,相關內容如下:
第1~3章為平面構成的設計基礎、原理和形式,并進行各項練習;
第4章為色彩構成的設計基礎和在各類設計中的應用,并進行各項練習;
第5、6章為立體構成的設計基礎和應用,并進行各項練習。
全書由劉艷芳統稿完成。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24 年2月
第1章 平面構成設計基礎 3
1.1 平面構成的概念與工具 4
1.1.1 平面構成的概念 4
1.1.2 平面構成的材料和工具 4
1.2 平面設計的設計形態 4
1.2.1 現實形態 4
1.2.2 抽象形態 4
1.2.3 概念形態 5
1.3 平面設計的技法探索 5
1.4 平面構成的審美要素 6
1.4.1 點的概念與練習 6
1.4.2 線的概念與練習 6
1.4.3 面的概念與練習 7
1.5 教學實例及點評 7
1.6 本章小結 8
1.7 習題 8
第2章 平面構成基本原理 9
2.1 統一與變化 10
2.2 對稱與均衡 10
2.3 節奏與韻律 10
2.4 比例與分割 11
2.5 教學實例及點評 11
實例一 統一與變化 11
實例二 對稱與均衡 13
實例三 節奏與韻律 15
實例四 比例與分割 17
2.6 本章小結 19
2.7 習題 19
第3章 平面構成基本形式 21
3.1 重復與近似 22
3.1.1 重復構成的概念 22
3.1.2 重復構成的形式 22
3.1.3 近似構成的概念 22
3.1.4 近似構成的形式 22
3.2 對比與特異 22
3.2.1 對比構成的概念 22
3.2.2 對比的構成形式 23
3.2.3 特異構成的概念 23
3.2.4 特異構成的形式 23
3.3 漸變與發射 24
3.3.1 漸變構成的概念 24
3.3.2 漸變構成的形式 24
3.3.3 發射構成的概念 24
3.3.4 發射構成的形式 24
3.4 密集與空間 25
3.4.1 密集構成的概念 25
3.4.2 密集構成的形式 25
3.4.3 空間構成的概念 25
3.4.4 空間構成的形式 25
3.5 肌理 26
3.5.1 肌理構成的概念 26
3.5.2 肌理構成的形式 26
3.6 教學實例及點評 26
實例一 重復與近似 26
實例二 對比與特異 29
實例三 漸變與發射 30
實例四 密集與空間 31
實例五 肌理 32
3.7 本章小結 32
3.8 習題 33
第4章 色彩構成設計基礎 35
4.1 色彩的基本知識 36
4.1.1 對色彩的認識 36
4.1.2 色彩的物理屬性 36
4.1.3 形成色彩的生理原理 38
4.2 色彩的基本原理 40
4.2.1 色彩分類 40
4.2.2 色彩屬性 40
4.2.3 色立體 41
4.3 色彩的對比練習 42
4.3.1 色相對比 42
4.3.2 明度對比 44
4.3.3 純度對比 44
4.4 色彩的調和練習 46
4.4.1 同一調和 46
4.4.2 類似調和 47
4.4.3 秩序調和 47
4.4.4 對比調和 48
4.4.5 面積調和 48
4.4.6 互補色調和 49
4.5 色彩的采集 49
4.5.1 對自然色彩的采集 49
4.5.2 對繪畫作品的采集 51
4.5.3 對傳統文化的采集 52
4.5.4 對民間工藝作品的采集 54
4.5.5 對動物、昆蟲的采集 55
4.5.6 對植物的采集 55
4.5.7 色彩的重構 55
4.6 色彩在設計中的應用 57
4.6.1 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57
4.6.2 色彩在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57
4.6.3 色彩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 58
4.6.4 色彩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 59
4.6.5 色彩在書籍裝幀中的應用 59
4.6.6 色彩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 61
4.6.7 色彩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61
4.6.8 色彩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 62
4.6.9 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62
4.7 教學實例及點評 64
實例一 色彩調和 64
實例二 空間混合 67
實例三 色彩的采集與重構 69
實例四 綜合訓練 71
4.8 本章小結 72
4.9 習題 73
第5章 立體構成設計基礎 75
5.1 空間語言的分析 77
5.1.1 硬質材料 77
5.1.2 軟質材料 80
5.2 色彩語言 81
5.3 構造語言 85
5.4 空間組合語言 88
5.5 觀念的設計 89
5.6 立體形態的結構分析 94
5.6.1 立體形態構成的功能分析 94
5.6.2 立體形態構成的色彩情感分析 94
5.6.3 主體形態與附加形態間的色彩關系 96
5.6.4 色彩的輕重感加強形態的穩定性 97
5.6.5 材料的色彩和質感的效果 97
5.6.6 形態的設色與環境相互影響 97
5.7 立體構成在現實中的應用 98
5.7.1 立體構成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98
5.7.2 立體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98
5.7.3 立體構成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99
5.7.4 立體構成在服飾品設計中的應用 99
5.8 教學實例及點評 101
5.9 本章小結 110
5.10 習題 110
第6章 立體構成綜合訓練 111
6.1 線材立體構成 112
6.2 面材立體構成 113
6.3 塊材立體構成 114
6.4 立體構成材料及加工制作 115
6.4.1 紙立體形態的加工制作方法 116
6.4.2 軟陶形態的加工制作方法 118
6.4.3 繩編立體形態的加工制作方法 118
6.4.4 木雕立體形態的加工制作方法 118
6.4.5 金屬立體形態的加工制作方法 121
6.5 教學實例及點評 121
6.6 本章小結 127
6.7 習題 127
參考文獻 128
- 零基礎玩轉國產大模型DeepSeek [徐永冰 張帥 編著]
- 網絡工程師5天修煉(適配第6版考綱) [主編 朱小平 施游]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32小時通關(適用第4版考綱) [薛大龍]
- 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考試32小時通關(適配第2版考綱) [薛大龍 劉偉]
- 土木工程材料檢測實訓 [洪曉江 達則曉麗 錢波]
- 科技信息檢索與論文寫作實用教程 [李振華]
- 傳統山水畫論解讀與實踐 [陳鈉 著]
- Python數據庫編程 [主編 殷樹友 邢 翀]
- 計算機基礎實訓指導 [主編 袁春萍 朱妮]
- 嵌入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數字教材) [主編 胡娜 楊國勇 晏廷榮]
- Vienna整流器技術 [桂存兵 著]
- 變頻器與伺服應用 [陳剛 葉云飛]
- 物聯網工程設計與實踐 [湯琳 李敏]
- 爐邊夜話——深入淺出話AI [汪建 著]
- 電商運營與管理 [鐘肖英 陳瀟]
- 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主編 姜春磊 陳虹潔]
- 信息技術基礎(Windows 10+WPS Office)(微課版) [主編 石利平 田輝平 謝盛嘉]
- 人工智能應用 [主編 陳 萍 劉培培 陳孟軍]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主編 劉志堅]
- 高級辦公應用項目教程 [主編 屈晶 趙成麗]
- 微信小程序開發項目實戰(微課版) [主編 黃龍泉 郭峰 朱倩]
- 企業檔案工作實戰寶典百問百答 [華俊 盧秀英 邵甜甜 著]
- 計算機網絡原理及應用 [主編 唐繼勇 葉坤 孫夢娜]
- 大學生創業基礎 [主編 王麗莉 王 楊]
- 船舶輔機 [主編 王連海 于洋 姜淑翠]
- 大學生就業指導 [主編 王麗莉 董宴廷]
- 系統架構設計師章節習題與考點特訓 [主編 薛大龍 鄒月平]
- 高校學生工作探索與實踐 [郭亮 著]
- 大學生情商管理 [方雄 著]
- 2023年長沙市會展業發展報告 [主編 周棟良]